地下建筑工程滲漏的原因
2019-08-02
作者:桂靜
瀏覽數: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房屋建筑越來越多。為減少占地、增加建筑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房屋建筑在越建越高的同時,還大量向地下延伸和擴展,形成了龐大的地下空間,由于地下建筑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其防水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竄水
柔性防水層局部破壞后地下水會穿過柔性防水層,進入結構層的外壁,在地下水壓力的作用下,水會在柔性防水層與結構混凝土外表面之間,劈開通道,當遇到結構混凝土的自防水失效部位時就會穿透混凝土進入地下室產生漏滲。
結構混凝土剛性自防水失效
混凝土原材料難以嚴格控制造成混凝土性能缺失。
- 砂、石、水泥、水的級配難以均勻 、準確。灰砂比偏大,砂子數量少,水泥量大,混凝土收縮大而產生裂縫。反之砂子多,水泥少,水泥不能全部包裹砂子,拌合干澀,缺乏粘結力,混凝土密實度不夠;
- 對摻加外加劑的認識不當,適量加入減水劑很有效果,但往往熱衷于膨脹劑。膨脹劑先期有效,后期裂縫增多。
結構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澆筑質量缺陷造成通道。
- 由于混凝土結構不嚴密產生的通道,包括澆筑中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施工過程出現暫停、與舊混凝土接磋不是按施工縫作業,形成帶狀混凝土局部松散;
- 地下室外圍結構施工縫處理不當,在施工縫處產生穿水通道;
- 當結構砼為大體積砼時,由于措施不當,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砼過于驟烈的溫度升降變化造成砼裂縫。
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結構局部缺陷。
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開裂或沉降不均產生的墻體受力改變產生的開裂,這些開裂形成穿水通道。
地下室施工過程排水措施不當。
地下水降水深度不足,結構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過早地浸入結構混凝土造成局部結構自防水的失效。
混凝土自身性能缺點導致失去防水功能。
- 混凝土中的鋼筋阻礙石子運動,影響密實;
- 混凝土并不是永久不變的凝固物,它會徐變和碳化,大大降低了耐久性;
- 混凝土本身就是多孔體材料,不可能不透水,滲入孔隙中的水,大氣中二氧化碳與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等電解質溶液,在施工初期或在之后的時間里,觸及電流時,鋼筋銹蝕生銹膨脹,混凝土龜裂、剝離。
柔性防水層破壞
- 使用防水層材料不當。防水層選用的材料指標達不到要求,施工厚度不足、工藝不當、二種以上防水材料復合使用不當相互影響各自防水效果等。
- 柔性防水層的薄弱環節在地下水作用下被切裂,形成整體柔性防水層的破壞水穿透防水層。地下室的底板各陽角線都是尖角,在結構沉降過程中,該部位很容易被切裂。
- 柔性防水層依隨混凝土缺陷而穿孔破壞。這是由于下沉不均結構較大的開裂帶動了柔性防水層的破壞;其次是當外防內貼法施工的底板混凝土有較大的外空洞,此時人們不知也不能修補混凝土。產生防水層背附的損失,在水壓力作用下,局部防水層被擊穿。
- 立面外防外貼法柔性防水保護層的損壞或變形起到防水層的局部損壞。地下建筑通常的柔性防水層都是采用結構混凝土形成后進行外防外貼法施工的,它的優點是柔性防水層能較好地和結構混凝土結合,但當地下室出現較大的下沉時或進行回填施工中,有可能使防水層外的保護層產生變形斷裂或振動而局部破壞了防水層。
建筑構造不當
設備安裝需要穿過地下結構時,都會做預埋套管,預埋套管均設止水環。套管與結構混凝土之間結合是緊密的,一般不會漏水,但防水層與套管的細部做法不當,使設備管與套管之間容易產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層與套管結合不合理,或設備管道與套管之間不嚴密產生穿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