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與建筑技術的進步,國民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加大綠化成為大眾訴求。但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緊缺,使得種植屋面日益增多,植被層也多種多樣。而防水處理的成敗直接影響種植屋面的使用效果及建筑物安全,所以種植屋頂滲漏問題成為重點。
屋頂防水的設計
首先根據業主對房屋種植的構思,對屋面承載力進行計算,然后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因地制宜考慮防滲,排水,抗根系統,再結合當地氣候確定種植土壤及植被。
屋頂構造層次從下往上依次一般為:1. 結構層;2. 找坡層;3. 找平層;4. 防水層;5. 防水保護層;6. 疏水板;7. 過濾層;8. 種植土。
種植屋面存在的問題
種植屋面是項系統工程,包括多個結構,構造復雜,建成后檢查和修補困難,因而要求有良好的耐久性。其中防水層作為基礎工程,直接影響種植屋面的的使用效果及建筑物的安全,一旦發現漏水,如果將整個屋面鏟除重修,補救的損耗相當巨大,所以防水層的處理是種植屋面的技術關鍵。
種植屋面滲漏原因
1. 防水系統不夠完善或存在缺陷,例如在女兒墻、天溝檐口、出屋面上人口等薄弱環節出現滲漏;剛性防水屋面因受屋頂熱脹冷縮和結構樓板受力變形等影響,出現不規則的裂縫而漏水等;
2. 防水材料選擇不當,導致植物根系穿透防水層,甚至結構層,從而使整個屋面系統失去作用;
3. 屋頂綠化時破壞了防水層,最終導致防水系統的破壞;
4. 綠化屋面由于澆灌植被、設置水景、儲存雨水等因素而增加了產生漏水的水源;
5. 屋面排水口及管道被植物腐葉或泥沙等雜物堵塞,造成屋頂積水和漏水;
6. 種植土的干濕度、酸堿度對防水層造成長期破壞。
種植屋面滲漏治理措施
一、方案設計
采用層間注漿再造防水層技術,在室內營造作業探孔,將修復1#灌漿材料灌注于找平層外側、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防水層之間,重新在找平層外表面構筑附著性防水薄膜,并在找平層施工性缺陷(蜂窩、空隙、裂縫)內形成塑性填充體,在高聚物防水卷材的破損處形成蠕變性縮聚體阻塞滲漏水通道并逐步修復卷材防水層。
二、層間注漿再造防水層技術
該技術是專用于修復在實施改性瀝青基卷材防水層所構筑的防水體系出現嚴重滲漏水問題的修繕技術,不僅可以有效解決鋼筋混凝土圍護結構的滲漏問題,同時起到保護鋼筋混凝土圍護結構不被水侵蝕的作用。
三、層間注漿施工工藝
1. 基面處理
檢查女兒墻等防水層的上翻高度過低的位置給增高防水層新做耐根穿刺防水層(SBS,聚酯胎,4mm,Ⅱ型)與原防水層搭接進行施工。若發現原防水層有缺陷的要進行防水層修補。卷材收頭部位采用金屬壓條固定,防水密封油膏密封。
2. 注漿方式
采用在室外營造作業探孔(注漿孔),將修復1#灌漿材料在滲漏維修區域找平層與卷材防水層層間有壓灌注式作業方式。
3. 灌注布點
實際工程中的作業探孔布點采用以滲漏最為嚴重的區域(滲漏面)中心為展開初始點、梅花形布點擴展,具體孔距需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經試驗性試灌后確定,并可根據實際工程效果進行調整。
4. 作業探孔營造
作業探孔應局部開挖種植土層,埋設注漿嘴,注漿嘴埋設在防水層和找平層之間。
5. 灌注控制
修復1#號需要采用低壓、大流量灌漿機灌注施工作業,注漿的控制由注漿機出口壓力、注漿流量、漿料注入總量綜合控制。以注漿機出口壓力、單位時間內的注入量推估注漿頭口環境壓力及漿料擴散范圍。
6. 修復效果判定
采用層間注漿再造防水層技術修復防水體系會經歷過一個室內表觀滲漏水初始加劇、隨后減輕、至逐步消失、表面開始干燥、至潮濕完全消失的過程。濕跡消失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間隔,該時段長度取決于室內的水汽蒸發、散發至室外的速度以及找坡層里所含的水量, 視混凝土質量的好與壞、室內通風情況而變,加強室內外通風循環是必要的措施,當室內濕跡完全消失即表明修復獲得成功。
注:該修繕方案不用大面積移除綠化植被層和挖出種植土,降低造價,縮短工期,對業主影響較小,不需要改變原來的構造做法。
掃描關注
東方雨虹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閱讀
東方雨虹電子月刊